广西德保县燕峒乡:种桑养蚕铺就农民“致富路”|宅男客栈

  中新网百色6月3日电(黄丽电 黄小容)当下正是种桑养蚕的好时节,广西德保县燕峒乡道路两旁的桑树青葱嫩绿,长势喜人。在燕峒乡兴旺村的桑蚕基地,蚕农们正用刀具切取桑叶,采摘时捏住叶轴,轻轻划一刀,摘下的桑叶新鲜完整而无损伤。

图为蚕农正在采摘桑叶。黄迪 摄

  “一批蚕1-2张蚕茧,从养虫到成茧卖出耗时半个月,每个月可以养2批。周期短、见效快、效益高,现在这批已经是今年的第4批了。”蚕农麻鲁图手脚麻利,不一会就摘得满大袋,他边采摘桑叶边介绍。

  据了解,麻鲁图跟他的几个兄弟姐妹是该乡第一批开展种桑养蚕的,到现在已有十年,每人有5亩左右的桑田,每年养蚕十余批,蚕茧收购价三十多元一斤,每批可增收4000-7000元。麻鲁图笑道:“在家种桑养蚕既有收入又能照顾老人孩子,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。”

图为麻鲁图在蚕房给蚕宝宝投放桑叶。黄丽电 摄

  蚕房里,“蚕老板”叶贤招正在给蚕宝宝进行检查。叶贤招介绍,现在正是蚕上蔟结茧的集中期,这批蚕宝宝将“吐丝成茧”,两三天以后就将进入售茧阶段。

  来自浙江温州的叶贤招,种桑养蚕已有8年时间。此前因看中德保优越的生态环境,便下决心驻扎在此地创业。“去年收入十七八万,一个月出两批,一批四五张。由于桑叶供给量大,一天要雇佣五六个人,忙的时候甚至八九个人,直接招聘本地农户,一人一天工钱120元,很多人都愿意来。”

图为蚕房周围葱葱郁郁的桑树。黎玉聪 摄

  相比较于家畜禽类过长的养殖周期,蚕桑产业“短、快、高”的效益优势进一步凸显,有力地促进了蚕农增收。目前,燕峒乡发展桑蚕2000多亩,年内预计收入1600多万元。(完)

  台“海军司令部”在向媒体展示时,首度将AAV-7两栖突击车从码头上开进舰内,并透过舰上的旋转盘,让AAV-7进行头尾调整,以利后续的下卸行动;而舰上也已完成“雄二”导弹发射车装载至高速铝合金机械登陆艇(LCU)中,由于玉山两栖船坞运输舰的坞舱是可以进水的,所以可以直接从运输舰中的登陆艇中进入海内,而在出舱时,首先从玉山舰的舰艉进入海中,随后再由登陆艇LCM搭载媒体记者,从玉山舰下水后,再泛水进行抢滩作业。  这份长达10页的解密报告由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(ODNI)6月23日发表在其官网上,之后引发英国路透社、英国《卫报》和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等外媒的关注和报道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普京:我们面临的是内部背叛,俄罗斯政府会采取必要行动保护国家| 嘻嘻~不信你能抓得住我~|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| 俄对乌开出停火「四要求」